危難外接式硬碟時刻,他們挺身而出
   ——記奮竹北買房子戰在抗災一線的共產黨員
      新華社雲南魯甸8月6日電 大地震顫,山河破碎。6.5級地震突襲而至。危難時刻,有這麼一群人挺身而出,肩mSATA負起帶領群眾抗震救災的重擔,讓黨徽在災區閃耀。
      一個黨員記憶體就是一面旗幟
      “突發地震了,才更明白當支書的重要性。”魯甸縣龍頭山鎮龍泉社區黨總支書記唐正雲說,這裡是震中地區,地震發外接式硬碟生後,一時間滿目瘡痍,全村5000多名群眾驚慌失措。
      “大家快點撤離到廣場,照顧好老人娃娃,註意安全,趕緊轉移,快,快!”災情就是命令,唐正雲立即奔赴群眾的居住區,一路狂奔,一路呼喊。
      “黨員幹部站出來,年輕勞力幹起來,我們一起幫助群眾安全轉移!”唐正雲一邊組織黨員幹部分頭救援,一邊想盡辦法向外界發送受災的信息。
      5個黨支部的127名黨員和青壯年勞動力,迅速投入這場突如其來的“戰鬥”中……
      “快點回來救人啊,我們家有好幾個人被埋了。”唐正雲的家人哭喊著打來電話,一次又一次,但他沒有顧得上自己的小家。“我哥哥、表弟等死了6個人,還有4個重傷。”唐正雲哽咽地說。
      “唐支書,我們以後咋個辦喲,房子沒有了,親人也走了……”受災群眾向他哭訴。“老鄉,不要怕,我們活著的人一定要堅強,要團結起來開展自救,黨和政府很快就來幫助我們了,大家不要慌。”唐正雲說。
      從地震到救援隊進入的一個多小時里,唐正雲帶領基層黨員幹部和群眾徒手救出了15個被埋的群眾,安全轉移了3000多群眾。目前,唐正雲正組織社區的黨員幹部為救援隊當嚮導,安撫安置受災群眾。
      災情就是命令。魯甸縣發出《黨旗飄揚 黨徽閃耀 讓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在災區一線升華——致全縣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公開信》,迅速發動基層黨組織904個、黨員12536人,投入到一線;巧家縣發動基層黨組織1680個、黨員9600人,及時組織災情排查,轉移安置受災群眾,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,最大限度將地震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。
      “黨員不帶頭 誰帶頭?”
      記者見到龍頭山鎮龍泉村民委員會葫蘆橋村民小組組長宗朝祿時,他兩天兩夜只睡了不到8小時,僅草草吃了兩餐飯。
      宗朝祿在鎮供電所打工,3日16時30分,他正在龍頭山鎮翠屏村的一根電桿上抄電錶。“感覺天旋地轉,太恐怖了”。冷靜下來以後,他馬上跑進村子里,向村民們大聲呼喊“地震啦,趕快出來”。
      他說,當時有好多村民被埋,就立即趕去跟大家一起救人。當天晚上,他們從廢墟里刨出來3個人,兩個已經沒了氣息,一個受傷的,他們趕緊往縣城送。
      傷員轉運出去後,他又和十多個供電所的同事一起,抬了4台發電機到龍泉中學的抗震救災指揮部,保障指揮部供電。當天餘震仍然不斷,為了防止次生災害,宗朝祿又立即趕回村子里動員老百姓從危房裡搬出來。當晚,村裡140多戶600餘人分別轉移到了3個安全地點安置。
      為了讓村民睡上一個安穩覺,他又帶上幾個人去附近的羅馬口村民小組領物資,一共領到了116床棉被,60張床,還有3捆膠布。人手不夠,他又叫上妻子一起背去挨家挨戶發放。
      8月4日晚上9時左右,等所有物資發完了,他才想起自己一天還沒有吃過東西。等回到家裡,他發現家人已經住進了篷布搭的棚子里,和另外四五家人擠在一起。除了從家裡刨出來的糧食,已經什麼都沒有了,他只能白米飯拌點醬油和鹽,急匆匆吃了幾口,就又急急忙忙出去了。
      到晚上11時多,眼睛實在疼得罩不住了,兩天一夜未睡的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休息。但是他怎麼也放心不下電力搶修,第二天一早,又去翠屏查電,一直拼命幹了5個多小時,才回來吃了點粑粑喝了瓶水,之後又趕緊將隨手寫在紙箱皮上的發放名單謄寫到紙上上報。
      妻子多有抱怨,家裡胞弟說,家裡有事打電話都找不回來人。提及家人,這個50歲的黝黑漢子沉默許久,才低著頭說:“那有啥子辦法,黨員不帶頭,誰帶頭。”
      “母親,我不是您一個人的兒子”
      此次地震讓龍泉村傷亡慘重。地震前一天,龍泉村黨支部副書記楊紹華剛把得了晚期肺結核的73歲老母親送到魯甸縣醫院安頓下來。
      災害發生後,楊紹華沒有來得及向母親告別,立即趕往龍泉,沿路參與救出受傷群眾8人。
      在參與救災的同時,楊紹華聯繫上6名村民小組長,安排搶險救災工作,要求大家能救一人是一人。3日晚8時,楊紹華終於到了騾馬口自然村,疲憊不堪的他又立即投入搶險工作中。
      5日下午4時,記者在龍泉村騾馬口安置點見到楊紹華時,他已經受命擔任騾馬口臨時安置點黨支部書記,組織安排後勤保障工作,當記者向他詢問受災情況和災民安置情況後,他才想起還住在魯甸縣醫院的老母親。他避開我們,悄悄地給母親打了電話:“媽,對不起!我不是你一個人的兒子,龍泉村需要我。”
      在災震區救災一線,像楊紹華這樣的人還有很多。
      8月5日,魯甸地震後第三天,在龍頭山鎮光明村臨時安置點現場,年已花甲的黨員肖體高一臉疲憊,仍然忙物資、搭帳篷。
      現年60歲的肖體高是光明村老街子村民小組長,地震發生後,他忘記了自己嚴重的風濕關節炎,忘記了自己已垮塌的老屋,一頭衝出家門,一戶一戶地喊著垮塌戶主的名字,一連刨出6名遇難群眾,還把兩名重傷群眾及時送往村衛生所。
      “老肖那個風濕關節炎非常嚴重,平時我看他來村上辦事,都是棍不離手,每走一步都是顫巍巍的。地震那天晚上,僅為了送受傷群眾,他就接連跑了兩趟。”在龍頭山鎮光明村臨時安置點現場,光明村黨總支書記譚德軍提起老黨員肖體高,仍是滿臉感動和尊敬。
      地震當晚,將兩名重傷群眾安置好後,肖體高又拖著傷痛的腿返回老街子村民小組,先後將105戶418名群眾集中安置到5個相對平整、安全的位置。當夜,一場大雨傾瀉而下。由於轉移及時,群眾安然無恙。   (原標題:記奮戰在魯甸地震抗災一線的共產黨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d21hdxvq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